厦门鑫云飞消防器材公司
主营产品:
厦门消防器材,灭火器材,消防水带
经营模式:贸易/批发/代理
厦门消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时期,当时的厦门城区街道狭窄,火灾频发,且由于救火设备和人力不足,火灾往往造成重大损失。下面是厦门消防发展的历史。
一、早期消防发展状况
火灾频发: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九月,厦门发生了“火烧十三条街”的重大火灾,繁华的街区瞬间化为灰烬。
救火困难:由于街道狭窄,没有器材,行走和汲水都十分困难,即便有水龙出动,也难以扑灭大火。当时的救火力量主要是营兵练勇和中西方的义勇人士,缺乏正规的消防队伍。
二、消防队伍的发展进程
民国初期:民国3年(1914年),厦门警察局改为警察厅,编制中包括了消防队。但此时的消防队伍规模较小,装备也相对简陋。
民间消防组织:20世纪20年代,民间的消防组织成为了厦门灭火的主要力量。这些消防队有保甲举办的,也有行会组织的。其中,益同人公会消防队是较为知名的一支民间消防队伍。
消防钟楼的建设:1927年,厦门的消防队建设日臻健全。同年12月12日,位于出米岩的“警察消防钟楼”建成。钟楼高达80余市尺,是当时全厦门最高的建筑物。钟楼内设有大钟,用于侦察火警和市民计时。
三、消防器材装备的遂步现代化
解放初期:解放初期,厦门公安消防队伍的家当十分简陋,只有11人、1台电力救火机、57米长的水管和4个出水龙头。
装备升级: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,厦门消防装备逐渐升级。1989年,厦门市政府耗费巨资引进了全省消防部队第一辆50米消防云梯车。此后,厦门市财政每年都投入不菲的经费为消防部队购买器材装备。
四、消防功能的拓展
抢险救援:除了传统的灭火任务外,厦门消防的功能逐渐拓展到抢险救援服务。1992年,厦门消防支队第一支特勤中队成立,标志着消防参与救援服务社会的一个新起点。
灾害应急救援中心:2006年8月9日,厦门市政府依托消防支队组建成立了厦门市灾害应急救援中心,这是全国首个灾害应急救援中心。消防部队及器材成为厦门灾害应急救援的主力军。
五、现代化消防体系
信息化建设:近年来,厦门消防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。通过建设119消防指挥中心、灾害应急救援中心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等项目,实现了火警受理、警力调度、GIS信息资源等功能的高度集成。
远程监控:厦门还建立了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中心,能够在20秒内快速发现火灾位置并将火灾信息传送到消防部门。
由上可见,厦门消防的历史是一部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的发展史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,厦门消防将继续为市民的安全保驾护航。